地 址:聯系地址聯系地址聯系地址
電 話:020-123456789
網址:www.dltonna.com
郵 箱:admin@aa.com
煎餅是山東的特產食品,尤其是攤出堂在沂蒙山區,煎餅是大名老百姓的日常主食,可以說是煎餅最具煙火氣息的美食。
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在農村幾乎家家戶戶烙煎餅,大名每個成年女孩都必須掌握烙煎餅的煎餅手藝,才能找到婆家。攤出堂可見,大名烙煎餅這個手藝在當時來說,煎餅是攤出堂多么的重要。如今,大名隨著時代的煎餅發展,煎餅機器代替了純手工烙煎餅,攤出堂烙煎餅的大名手藝幾乎已經成了人們的記憶。
近幾年來,在農村,很多傳統手藝又被重新拾了起來,特別是在食品制作上,以主打“純手工”制作的食品,如雨后春筍般地冒了出來,以突出其傳統工藝和傳統口感,獲得了很大的市場。
在莒縣龍山鎮駐地,今年44歲的唐云和重新拾起了媽媽教給她的手藝,烙起了純手工地瓜煎餅。她介紹說:“純手工烙煎餅,到今年已經6年了,現在很多城里人,都在尋找純手工烙的煎餅,所以現在我們烙的煎餅供不應求。”“我從小就是吃著媽媽烙的煎餅長大的,七八歲的時候我就學會了燒火,媽媽用鏊子烙煎餅,我就給燒火。”唐云和介紹,小時候最不愿意干的事就是燒火烙煎餅了,因為當時烙煎餅,一般都是用柴草,或者到山上拾的菠蘿葉子,燒火的時候那真是煙熏火燎,特別是到了冬天,在狹小的鍋屋(農村的廚房)里,烙煎餅的熱氣加上柴草燃燒冒煙,熏得人睜不開眼睛。“不僅僅是煙熏火燎,還有磨煎餅糊子,因為那個年代還沒有機器,煎餅糊子是用石磨磨出來的,人口多的人家,早上兩三點鐘就得起床推磨。”唐云和介紹說,磨四五十斤糊子,得推兩三個小時。一圈一圈地推磨,開始的時候一會就轉暈了,暈了再轉,轉了再暈,轉上一段時間就習慣了不暈了,但是卻累得夠嗆。
烙煎餅也是個累活。唐云和介紹說,烙煎餅,人趴在鏊子上,烙一個煎餅,要經過抹糊子、用煎餅齒子打量糊子、揭煎餅一系列的動作,這一連串的動作下來,烙上幾個小時的煎餅,累得腰酸背痛。過去老人都說,吃個煎餅那真是不容易啊。“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隨著社會的發展,烙煎餅的機器開始出現了,逐漸代替了手工烙煎餅。”唐云和介紹,當時機器烙的煎餅都是小麥面粉的,因為產量高,價格低,逐漸取代了人工制作煎餅,曾有一段時間,這種機器煎餅成了人們的主食,農村幾乎沒有純手工烙煎餅的了,在農村找個鏊子都很難了。“大約六七年前,鄉村旅游開始興起,純手工烙煎餅才慢慢地又出現了。”唐云和說,隨著時代的發展,加上旅游業的興起,人們開始懷舊了,不僅農村的一些諸如老石頭、老桌子、老掛鐘等老物件開始賣上了高價,而在吃的方面,純手工煎餅、饅頭等傳統食品也開始重新煥發了青春。“去年,我純手工制作煎餅的技藝,被列入了莒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我是莒縣純手工雜糧煎餅制作技藝的傳承人。”唐云和介紹,味道是有記憶的,從6年前開始重新拾起傳統手藝烙煎餅,她見證了在30多年間,純手工制作煎餅的衰落、興起和繁榮,也見證了機器煎餅的興起和發展。
作為縣級雜糧煎餅制作技藝的傳承人,唐云和對煎餅深有研究。她介紹:“人的舌頭是最挑剔的,也是有記憶的。曾有一段時間,人們吃夠了手工制作的煎餅,現在又回過頭來專門找手工制作的煎餅吃,這期間看似是一個時間的過程,與其說是人們對味道的記憶,還不如說是對故鄉的記憶。”“現在消費純手工雜糧煎餅的人群,都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還有部分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出生的人,他們大部分都是在農村長大,或者有農村生活經歷,如今都是在城市生活,因為吃慣了現代工業化的食品,所以他們又開始想起小時候的味道了。”唐云和介紹說。“機器制作的煎餅,因為是批量生產,速度快、味道和品種比較單一。而純手工制作的煎餅,因為是采用傳統方法,又用的是木柴,有煙火氣息,味道純厚,比機器煎餅口感要好,味道更香。”唐云和說,機器制作的煎餅可以說是沒有“靈魂”,所以人們吃不出“家鄉的味道”,更品味不出“媽媽的味道”。“現在的人很挑剔,除了要求煎餅是傳統手工制作,還要求在品種上有變化,所以我根據人們的不同需求,配制了地瓜、小米、玉米、黃豆、雞蛋、水果、蔬菜等多種雜糧煎餅,口感好,吃起來也不硬,可以說是老少皆宜。”唐云和介紹說。
因為煎餅是采用純手工制作,又加上品種和口味多,現在唐云和一年能賣出近萬斤煎餅。她說:“很多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工作,或者在外打工的人們,一直非常喜歡吃我烙的煎餅。還有一些做電商直播的客戶也一直賣著我烙的煎餅。”“現在地瓜煎餅最受歡迎,每斤都賣到十幾元,因為是純手工制作,產量較低,有時候客戶多了還烙不出來賣的。”唐云和介紹,現在她還雇了幾個手藝比較好的農村大嫂,在忙的時候一起烙煎餅,把烙純手工煎餅烙出了名堂,成了龍山鎮當地的土特產。“純手工烙的煎餅受到人們的歡迎,其實我感覺是人們對傳統手藝的一種追求,也可以說是人們對‘工匠’精神的一種追求,更是人們對‘鄉愁’的留戀和回味。”唐云和說,機器制作煎餅效率高,但是口感比不上手工烙制的煎餅。曾有一名老客戶說“拿起煎餅想起娘”,說她烙的煎餅,在質量上比機器制作的煎餅要好很多,口感和味道上更是要好上一籌。
(特約記者 劉明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