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 址:聯系地址聯系地址聯系地址
電 話:020-123456789
網址:www.dltonna.com
郵 箱:admin@aa.com
盛夏的四個全域日照高新區河山鎮,河潤山韻,日照水清綠濃,高新田地豐饒。區河一波波市民來這里享受鄉村風光,山鎮村民臉上漾著幸福的打造的生笑。
距日照城區11公里,向往兩年來,四個全域河山鎮推進城鄉融合,日照全域統籌,高新提升能級。區河依托河山脈系得天獨厚的山鎮生態資源,該鎮一邊聚智謀劃鄉村發展戰略布局,打造的生一邊聚力服務園區建設,向往助推項目落地扎根。四個全域如今,一幅美麗鄉村新畫卷正鋪陳開來。
全域治水——昔日河溝變身清水繞村流的綠色長廊
近日,在河山鎮蘿花河河道內,工人們正在緊張施工,這條昔日小河溝,將變身為清水繞村流的綠色長廊。
在河山鎮,河道治理不僅是“清”字可以形容,河暢、水清、岸綠、景美成為每條河道最基本的顏值標準。
河山,眾河之源。保護水環境就是保護生命之源,該鎮堅決扛起水生態保護重任,只要與“水”有關的環境保護工作,該鎮全力以赴加快建設,對水污染治理源頭控制、水陸統籌、全域推進,美麗鄉村的生態底色越發明亮。
河山鎮堅持“一河一策”、綜合治理,今年將完成5條河道治理,實現全鎮8條河道治理清零。“除了推行‘河長制’,我們又聘請專業公司,加強河道管養,保持河道清潔常態化。”河山鎮副鎮長秦玉傳介紹,目前全鎮所有道路、河流和綠化養護全覆蓋。
全域治水。河山鎮將一直視為“老大難”的農村生活污水,同步治理、同步推進。
在日照高新區7000萬元資金支持下,河山鎮因地制宜,探索不同的污水治理路徑和模式。去年,全鎮除拆遷改造村外,45個村全部完成農村污水治理。汪塘和門前河治理的推進,打造了“汪塘清、溝渠通、水源活、生態好、景觀好、鄉情濃”的新農村親水景觀。
全域鋪綠——綠漾河山繪就發展“最美底色”
盛夏的河山濕地公園,綠樹成蔭,水草豐美。雨后的陽光投射在河面上,反射著疊疊波光,大自然的美就這樣在綠中盡情展現。
以綠為美的河山鎮,堅持全域植綠,不斷厚植生態根基,營造綠色環境,讓村民共享生態福利。
植綠添綠。依托鎮村興綠工程,該鎮實施綠化向農村宅旁、路旁、水旁、村旁延伸,全鎮新增綠化面積53.3公頃,按照庭院覆綠面積不低于30%的標準,栽植觀賞性樹種2萬株。
退耕還綠。該鎮加大退耕還果還林力度,柳行、環嶺前、高家溝等十余個村利用荒山、荒地種植果園,苗圃等栽植樹木10萬余株,形成集生態、經濟效益于一體的綠色長廊。
綠上加綠。通過水系擴綠、通道連綠工程,河山新修建河山河、柳行河、草坡河15公里,綠化面積約13.3公頃,推進鎮域內道路林蔭化建設,主要道路綠化和村村通綠化30余公里、33.3公頃。
河山鎮還將山坡綠化與森林防火相融合,通過封山育林和春季造林活動,在河山山系進行荒山綠化;投資1600萬元,建設“引水上山”工程,覆蓋山林733.33公頃,致力把河山建設成為日照市的“森林綠肺”和“天然氧吧”。
生態孕育綠色經濟。春風十里、大暖帳詩茶小鎮、河山風景區、泉山云頂風景等特色景區相繼涌現。依靠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河山鎮挖潛農業資源,推出草莓節、大暖帳豆腐節、蘋果節等農業休閑游,以點帶面、點面串聯,撬動鄉村振興支撐點。
全域暢通——鋪就鄉村振興“高速路”
“現在河山的主街道、巷道平坦又開闊,農產品輸出也便捷了。”7月5日,村民焦安兵走在剛修好的街道上,滿滿的自豪感。
農村道路建設,是承載百姓富民興業的基石。河山鎮投資1億余元,大力建設農村道路,全鎮48個村實現村村通、巷巷通、戶戶通。去年,該鎮建成農村道路12條18.5公里,今年還將完成5條道路6.1公里建設。
針對景區景點道路出行,河山鎮將交通與旅游融合,投資800余萬元,修建茶庵村到大暖帳詩茶小鎮風景區的道路近4公里,并打通連接詩茶小鎮和沁園春的道路瓶頸,串起沿途最美風景。
作為城鄉結合部,河山鎮加速鎮駐地道路建設及整修工程,規劃建設4縱8橫道路,對金河路、銀河路、沿河山河路等進行延伸改造,提升駐地道路交通承載能力。
如今,新204國道貫通運行,有效分流影響駐地環境安全的大型車輛;日照北路貫通通車,北京北路、臨沂路、日照北路分別于新市區、新老城區結合部、老城區三個方向在此匯集;高速、高鐵過境,新204西繞駐地,一個全新、立體的區域交通網已形成。
借助日照市區強大的基礎設施管網,河山鎮在鎮駐地開通熱力、燃氣,引入城市公交,以更完善的基礎設施為鄉村振興提供強力支撐。
全域服務——在群眾家門口一攬子解決民生需求
“有關于農業的書籍,又有文學書、歷史書,想看啥就看啥。”6月28日中午,侯家官莊村民安百倫趁午間空檔,來到位于村便民服務中心的農家書屋查閱農業種植相關資料。
在這個便民服務中心,申領社保卡、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繳納等也歸口到這里辦理。“還有幫辦代辦員替我們跑腿,在村里就能辦成‘大事’。”村民劉加友笑呵呵地介紹。
為提升為民服務能力,該鎮去年將村級辦公場所提升改造列為“書記突破項目”,在按照“十室一廳二欄”的標準完善配套基礎上,48個村全部完成黨群服務中心配套建設。目前,黨建服務、社會救助、勞動保障、市場準入等19大類103項幫辦代辦便民服務事項一窗受理,公章智能化遠程管理系統全覆蓋使用
圍繞群眾急難盼愁,河山鎮建設河山衛生院,改善群眾就醫環境;新建養老服務中心項目,探索居家養老服務新模式;
擴大教育資源供給,在南片區建設河山實驗幼兒園,積極調研破解蘿花新村等西部片區幼兒入學難問題。
從出行到醫療,從教育到養老,一件件、一樁樁,紓民之憂、解民之困,河山鎮在群眾家門口一攬子解決吃住、醫療、文體活動、黨群服務等民生需求,村民“幸福網”越織越密。
(日照報業全媒體記者 王小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