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 址:聯系地址聯系地址聯系地址
電 話:020-123456789
網址:www.dltonna.com
郵 箱:admin@aa.com
主流日照訊“就像做夢一樣。王幸萬戶”8月2日,福和福生莒縣城陽街道東關三街王幸福告訴記者,群眾在低矮潮濕的王幸萬戶四間平房住了20多年,去年10月份,福和福生搬進棚改安置區望都新城,群眾幸福感十足。王幸萬戶
走進望都新城,福和福生映入眼簾的群眾便是小區的綠化,一片片綠意盎然的王幸萬戶草地,各種樹木錯落其中,福和福生寬闊的群眾道路兩旁是鱗次櫛比的新樓房。
在王幸福的王幸萬戶邀請下,記者跟隨他走進家中,福和福生一幕溫馨、群眾舒適的生活環境,讓記者體驗到他口中的幸福感。
“交房的時候,房子都已經裝修好了,我們買了沙發等幾件家具就搬進來了,現在是小區有物業,大門口有保安,進出有電梯。”王幸福臉上洋溢著發自內心的幸福,“小時候父母給取名字的時候,就盼著小輩能幸福,現在的生活真是太幸福了!”
王幸福的“幸福生活”,是城陽街道抓住棚戶區改造機遇,改善群眾居住條件,讓居民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的真實縮影。時間的指針撥回到五年前,東關三街雖然地處城區中心,但是因房子結構老化、設施落后,行路難、排水難、如廁難等直接影響著居民的幸福感,“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曾經是城中村居民生活的真實寫照。
2016年8月,城陽街道按照市縣棚戶區改造工作“三年攻堅、五年收官”的工作基調,正式啟動棚戶區改造工程,包括東關三街在內的31個村街先后開始了搬遷拆遷,1.56萬戶居民搬出土坯房,實現了住樓夢。
棚戶區改造政策內容比較多,均涉及到群眾的切身利益,不同群眾有著不同訴求,工作推進不是輕而易舉就能完成的。“開始拆遷時,有些群眾不愿意搬家,當時有戶老人愁著出去租房子,我們的包村干部和村干部就耐心地去做工作,連續五天晚上去他家溝通,幫著他去租房子,最后打消了老人的顧慮。”說起當初房屋拆遷時的情景,東關三街村黨支部書記王建奎感慨不已。
啃下“硬骨頭”,必須有高效的工作機制來保障。城陽街道從建章立制著手,成立了棚戶區改造指揮部,實行副科級干部包村、機關干部包戶,層層簽訂工作責任狀,掛圖作戰、一包到底;各村街成立了由村組干部、老干部、老黨員、村民代表等組成的棚戶區改造工作組,負責本村的棚戶區改造拆遷安置工作。
“按照國家棚戶區改造政策和民生優先原則,街道辦事處統一組織,以村街為主體,城投公司運作,在棚改拆遷過程中,始終堅持一個標準卡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所有政策和標準一律公開,全程實現陽光透明操作,讓群眾看到公平公正。”城陽街道棚改辦主任段建業介紹說。
安置區的選址、房子質量都是居民關心的問題。城陽街道堅持在最好的位置、建最好的房子、把最大的利益讓給群眾,按照“合理布局、配套建設”的方針,統籌考慮安置區的道路、供排水、供電、供暖、供氣、通訊、消防等基礎設施和學校、衛生、商業、綠地、廣場等公共服務設施的規劃建設。居民安置樓以多層、小高層樓房安置,嚴格執行國家有關建設規范和標準,打造質量優良、功能齊全、設施配套、環境優美的城市新型社區。
“進駐望都新城工程以來,我們嚴格按照建設程序,認真組織開展監理工作,尤其嚴格把控好現場的質量控制工作,譬如說,認真做到事前工作,方案先行,樣板先行,所有的材料選優質的品牌,進場驗收合格后,方能用于工程,確保工程的質量。”山東省建設監理咨詢有限公司牟善聚介紹,在望都新城安置區建設過程中,監理人員嚴格執行平常監理,采取巡視和旁站等方式,嚴把質量關,確保工程建設安全、優質。
“所有的棚戶區改造項目,全都配備了公廁、幼兒園等公共設施,盡可能地為棚戶區群眾提供方便。”莒縣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劉偉介紹,建設單位除了嚴抓回遷房質量關外,棚改安置區還高標準建設了幼兒園、村民活動中心等功能配套設施,道路、通訊、水電氣等基礎配套設施一應俱全。
“棚戶區改造是一項民心工程,我們始終堅持保障百姓利益,截至目前,城陽街道安置房累計建成面積1123440平方米,全街道12個安置區已經交付使用9個,28個村12135戶居民已經搬遷上樓,剩余3個安置區的3400戶將于今年12月份前交付,下一步我們將不斷完善配套設施,加強物業服務和產業培育,讓老百姓不僅住上樓,還要增加收入,真正實現由村民變市民,不斷提升群眾的幸福指數,建設千年古城幸福城陽。”城陽街道黨工委書記徐文升語氣堅定。(日照報業全媒體記者 管玉杰 通訊員 孫業勇 于方 葛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