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 址:聯系地址聯系地址聯系地址
電 話:020-123456789
網址:www.dltonna.com
郵 箱:admin@aa.com
距離嵐山城區40多公里的密碼中樓鎮馬亓山下,有個四面環山的雞山小村子———雞山溝村。閉塞,溝村曾是密碼村里幾代人共同的記憶:上山沒有路,出村不通車,雞山小作坊式的溝村橡膠加工粗放落后,村集體負債20多萬元。密碼
如今還是雞山這個村,370戶村民、溝村51公頃耕地,密碼橡膠產業年產值已超過3億元,雞山產品出口到世界各地,溝村村集體固定資產逾千萬元。密碼
偏僻的雞山小山村何以孕育出億元級的產業群?順著村子發展的歷史脈絡,雞山溝村的溝村致富“密碼”漸漸呈現在人們面前。
走進雞山溝村,一排排變壓器格外顯眼,足足有20多臺。一個小村莊為什么會有這么多變壓器?村黨支部書記盛榮山告訴記者,用電指標直接反映的是村里的橡膠產能。
“電是橡膠生產線的‘糧食’,‘糧食’不夠吃,生產線就難以擴大。可在上世紀80年代,村里只有一套100千伏安的變壓器。”盛榮山回憶說,90年代,農村電網迎來改造,雞山溝村集體順勢擴容了變壓器負荷。
自此,被電力束縛住的橡膠產能,走上了快速發展之路。之后,村里的變壓器幾乎以一年一臺的速度增加。如今在這個隱形的“坐標軸”上,全村總用電負荷7000千伏安。
農村電力改造為雞山溝村沖破了第一道藩籬,橡膠產業的雛形漸漸形成,整村橡膠產業的體量漸成規模。
農民依托土地而衣食自足,卻也囿于土地捆綁而難轉型。“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謀取更大的發展空間?”盛榮山的思考,也是村民的困惑所在。
2013年,村兩委開展了一次集體討論,“頭腦風暴”打開了發展新思路:讓小塊地變成大塊地,大塊地再集中連片,為橡膠生產加工騰出空間,提高土地產出價值。
開荒、深翻、培肥……村里剛平整完土地,農村土地流轉之風就應時吹來。伴隨著耕作條件改善,村里依托黨支部領辦的農業專業化合作社開始土地流轉,通過積極爭引項目、對外租賃土地、爭取政策扶持等,發展起了高效農業。
由此,從耕地上解放出來的村民,轉身就走進了橡膠生產車間,不僅年年拿著合作社的分紅,還掙著車間里的一份工資。
談起收入,68歲的村民史貴賓告訴記者,自家的地由合作社幫著種,年年有分紅。他在橡膠廠打工,一年凈掙4萬多元。老伴兒身體不太好,在廠子里干輕快的活兒,一年也掙1萬多元。除了本村村民,每年,周邊地區的閑散勞動力也走進雞山溝村,謀取一份收入。 產業體量還在擴大。長遠考慮,雞山溝村規劃了住宅樓,村民們從山溝溝里搬出來。騰出的土地一部分規劃了工業園,又留出空地準備承載更多產能。企業在園區里抱團發展,自動化水平、技術含量和產品檔次都有了顯著提升。
小小的雞溝山村培育起了健全的橡膠產業鏈,產品飛出山溝,出口到世界各地。
而蓬勃發展的高效農業園里,20公頃黃桃正迎著春風吐蕊,13.3公頃桑樹嫩芽萌動,蔬菜大棚里的土豆即將收獲,13.3公頃大櫻桃也將在今年春季栽植。
雞山溝村迎來了發展的又一個春天。
(全媒體記者 侯慶萍 通訊員 姚文鳳 丁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