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 址:聯系地址聯系地址聯系地址
電 話:020-123456789
網址:www.dltonna.com
郵 箱:admin@aa.com
12月初,雖已寒意襲人,風正發展但莒縣招賢鎮曲坊現代農業產業園里卻是勁動暖意融融:智能化連棟玻璃溫室內,一串串番茄晶瑩剔透,何解猶如紅綠相間的讀招“寶石項鏈”掛在枝頭,幾名工作人員正忙著對番茄理藤、賢鎮現代打岔,曲坊一派生機勃勃的農業繁忙景象……
連日來,這個頗具特色的密碼工廠化農業基地可謂是賺足了目光,吸引了各大觀摩團前來參觀。產業產業觀摩人員現場感受園區發展勢頭的風正發展震撼之余,也不禁產生疑慮,勁動如此大規模、何解高標準的讀招綜合性園區究竟是如何運轉的?企業、村集體、賢鎮現代村民又怎么從中受益?
科技賦能,激發企業運轉活力
一期投資7.2億元,融合10余項世界一流技術,建設智能化玻璃溫室8.5萬平方米、智能化連棟膜溫室30萬平方米、綠色果蔬生產中心9.8萬平方米、精品苗木區28萬平方米……
一連串的數字化指標,映照出曲坊現代農業產業園的澎湃動能。該項目集果、蔬、花、木四大產業于一體,融合“工、貿、游、創”多種元素,引進荷蘭、以色列技術,打造智慧農業生產、工廠化種苗繁育、高科技示范展示等多個功能區塊。
投資規模之大、涵蓋領域之廣、智能化程度之高,這個活力滿滿的大型“新六產”融合發展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如何滿足市場需求,保持健康可持續發展?
針對這個疑問,浩宇集團總經理助理、曲坊現代農業產業園總工程師趙善興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就拿番茄棚來說,這種水果番茄單位面積產量高,主要面向高端市場,以目前的價格來測算,大概5年左右可收回成本。”
“不只是番茄棚,園區內的花卉連棟膜溫室也后勁十足。”趙善興補充道,該溫室占地面積達17萬平方米,目前位居全國第一,其最大的優勢是利用豐源熱電暖氣縮短開花周期,同時通過云南斗南電子交易系統,采取荷蘭的降價式拍賣模式,大大提高了棚內的鮮切花效益。
好品質帶來好口碑。“目前,我們的產品主要銷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超市,早在種植的時候就有訂單進來,一到節假日更是供不應求。”對于未來的銷售和發展前景,趙善興信心滿滿。
從棚體設計到種植技術,從無菌生產到優質品種,曲坊現代農業產業園正以科技和創新為底色,加速活力的綻放。
黨建筑基,推動村集體固本增收
“今天園區內需要零工30名,大家可以找組長進行報名。”在武家曲坊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用工群里,每當有最新用工需求,合作社負責人就會將相關信息公布在群內。
這是武家曲坊村融入園區、服務企業的一個生動截面。今年,該村緊抓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有利時機,依托園區成立勞務合作社,帶動更多村民融入到園區的日常生產中。
記者了解到,該勞務合作社下設技術、管理、零工等6個小分組,平日主要由黨小組組長和企業建立聯系,溝通好用工需求后,各黨小組再根據不同的工種進行分類,并提前組織村民接受對口培訓,確保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不管是前期建設,還是無土栽培技術管理、花期收花等等,我們都需要不同的工種來進行勞作,村里通過勞務合作社為我們及時提供了勞動力,大大提高了園區內的生產效率。”趙善興表示。
2016年以前,武家曲坊村集體幾乎沒有收入,如今,村集體年收入達70萬元,這正是村企合一、村企共贏在該村結出的累累碩果。
正如招賢鎮黨委書記張運濤所言:“將黨支部建在產業鏈上,把黨小組建在生產線上。”武家曲坊村在探索“多組合、全覆蓋、重創新、求雙贏”的聯建路徑上,依托特有的自然環境、資源要素和投資需求,與企業一同做好“聯建”文章、描繪“融合”藍圖、實現“共享”目標。
多域融合,帶動村民樂享“三金”
如今,在武家曲坊村,村民們正享受著越來越多的發展紅利,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在不斷提升。“收著租金、掙著薪金、分著股金,這就是現在武家曲坊村村民們最真實的寫照。”張運濤感慨。
“我們將土地租給了浩宇集團,每畝地能收取租金900元,同時,我還能在園區內通過打工掙取薪金,忙的時候一天能賺到三四百元,心里真是美滋滋的。”武家曲坊村村民張懷足連連稱贊。
不僅如此,浩宇集團與村集體經濟組織簽訂協議,待項目實現收益后,從中拿出30%,其中10%給村集體、20%分給村民,村民可以將20%的收益作為股金入股產業園,實現收益分紅。
“在一期運營成功后,我們還將探索采取統—分—統的模式,即統一品種、設施、管理、標準,分包生產,統一品牌、統一銷售,解決龍頭企業與合作社以及小農戶的有機銜接問題,實現更大規模的標準化生產。”趙善興說。
產業能做大,企業有效益,集體有收益,農民能增收。“通過這種合作共贏,極大促進了現代農業發展、農業產業結構升級和農民增收致富,為實現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奠定了基礎。”張運濤表示,未來,園區將以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目標,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眼下,這個集休閑觀光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鄉村旅游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產業園,正滿載夢想與希望,在推進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闊步前行。
(日照報業全媒體記者 厲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