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 址:聯系地址聯系地址聯系地址
電 話:020-123456789
網址:www.dltonna.com
郵 箱:admin@aa.com
11月5日,抗疫考山東體育學院收到了四封來自五蓮縣教育和體育局的抗疫考感謝信,分別是抗疫考寫給孟娜、尹艷艷、抗疫考邢威、抗疫考陳建同的抗疫考。
“在全縣奮力抗擊疫情的抗疫考關鍵時刻,貴校體育社會科學學院學生孟娜、抗疫考尹艷艷、抗疫考邢威、抗疫考陳建同主動請纓,抗疫考從‘滯留者’變成‘志愿者’,抗疫考幫助所居住酒店搬運物資等,抗疫考全力參與抗疫后勤保障工作,抗疫考得到酒店人員和社會的抗疫考一致好評,為全縣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山體’力量……”
他們都曾接受過志愿者的幫助與關懷,這一次,換作他們,執起希望火炬,逆行而上,繼續播撒希望與溫暖的種子。
面對境況的轉變,他們甘當志愿者,全身心地堅守在抗疫保障工作一線,用溫暖的手、滾燙的心做好每一件事,哪怕只是裝盒飯、搬箱子;面對角色的突變,他們迎難而上,無怨無悔,在全力抗疫中淬煉成長,爭做新時代雷鋒精神的踐行者,成為溫暖五蓮的一束光。
“活成一道光,去溫暖這個世界”
10月25日下午三點左右,山東體育學院教師胡瑞霞帶領4名同學入住五蓮良友喜事會大酒店。受教育部委托,他們準備進行為期5天的山東省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抽測復核工作。晚上十一點左右,突然接到通知:五蓮出現疫情,所有人員不要離開賓館。
看到同學們失落的樣子,胡瑞霞給他們打氣:“既然已經困在這里了,我們就做點力所能及的事?!?/p>
10月26日,他們按照酒店要求,各自在房間隔離,直到10月30日晚才第一次走出房間。胡瑞霞帶領學生做完例行核酸檢測返回賓館,看見門口駛來一輛滿載蔬菜的大卡車。4個穿著紅色衣服的志愿者正站在門口迎接。原來,他們所住的酒店是專門向疫情防控工作人員和有需求的群眾配送盒飯的供應點。
胡瑞霞上前詢問:“需要幫忙嗎?”
“一會兒要卸10噸物資,人手不大夠?!?/p>
“我們能不能加入?”
“能!”
沒有猶豫,沒有退縮,甩開膀子說干就干!這10噸蔬菜基本都是成筐成袋,既有大個頭的冬瓜、大白菜,也有小個頭的西紅柿、土豆,但每一筐每一袋都很厚實。要把它們從車上卸下來,再從樓外搬進樓內廚房,可不是個輕快活。師生齊上陣,從晚上八點到十點半,他們幾乎一分鐘也沒有停歇,恨不得把攢了一年的勁都用上。
看到15公斤左右的一袋蔬菜,纖細苗條的孟娜想都沒想,扛起來就走,還一口氣扛了兩次。她一鼓作氣,又搬了五六十個冬瓜。第二天她去酒店廚房幫忙切菜的時候,發覺手指發麻,幾乎沒有知覺。她一聲沒吭,繼續干活。
“我就是想為五蓮盡一份力,這點苦算什么?酒店工作人員每天都要工作到凌晨兩三點,我就想加倍努力,通過自己的方式幫助他們減輕工作量。想到我還能做點事情,能讓醫護人員吃到我們一起合作的飯菜,我就充滿動力?!彼谖⑿爬锔嬖V記者。
每天封閉在酒店里做志愿服務,有時會忘記時間的存在。在忙碌的間歇偶爾抬頭,也能看到窗外的陽光。“如果暫時沒有陽光,自己就要活成一道光,去溫暖這個世界?!边@是她在美篇里寫的心里話。
“抗疫也是大考,我不能掉隊”
在這4個學生中,尹艷艷顯得比別人更忙碌,她除了白天做好志愿服務,晚上還要積極備考考研。同學們勸她安心備考,她卻說:“抗疫也是一份大考呢,我不能掉隊!”
從尹艷艷開始成為志愿者的那一刻,她就給自己擰緊了發條。上午,她一般在廚房忙活兩三個小時,幫著擇菜、洗菜、切菜和搬卸物資,然后再去幫著裝盒飯。下午還是在廚房幫忙,快到晚飯時就去幫忙裝盒飯,再把裝好的盒飯放進大箱子,然后一起搬上大貨車。
切菜的時候,尹艷艷的手顯得有些笨拙,她生怕自己速度慢耽誤了進度,趕緊向廚房的師傅請教技巧?!拔以诩視鲆恍┗镜娘?,就是不太熟練,這次志愿服務讓我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歷練了自己。”
這個飯店每天要提供8000多份的盒飯,尹艷艷基本是連軸轉。不管多忙多累,她晚上回去都要認真復習一段時間。窗外是寂靜的夜,陪伴她的只有幾本復習資料,但她卻并不感到孤獨。“我白天認真做好志愿服務,晚上好好學習,把各時間段的任務分配好,努力提高效率,每天都覺得很充實?!?/p>
00后的尹艷艷老家是濟南平陰縣,這是她第一次到五蓮?!叭松褪沁@樣,永遠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么,所以要把握機會,突破自己,奉獻自己。我感覺經歷了這件事情后,從失落到適應再到充實,內心承受能力更強了??吹剿腥藶榱艘患履木哿Γ采钍芨腥竞凸奈?,得到了奮進的力量。我相信我們會很快戰勝疫情,迎來春暖花開?!?/p>
“最累的活讓我來干“
在這個小團隊里,陳建同和邢威是男生,也是干活最多的志愿者。陳建同,95后,廣西玉林人,是一名退伍大學生。邢威,00后,老家是菏澤鄄城縣。兩人均為山體大四學生。
在廚房里,哪怕是發現地上掉了一根蔥葉子,心細的邢威也得撿起來?!皬N房師傅們太辛苦了,每天要做那么多飯,我們就是給他們打個下手,給他們分擔一點任務?!?/p>
11月4日晚,也就是他們返程的前一天,陳建同從酒店人員那里得知當晚又要來一批裝餐盒的箱子,便主動要求幫著搬運。能多干點就多干點,哪怕多干一小時!退伍了還是軍人!
胡瑞霞、邢威、尹艷艷和孟娜也聞訊趕來。
當晚八點半,貨車到達酒店。他們5個人和酒店管理人員一起分工合作,把箱子逐個搬到酒店里面,一直搬到深夜十一點多。
“時間不早了,你們快回去休息吧,明天還要返程,最累的活讓我來干!”陳建同擦了擦汗。
“對呀,我小時候干過很多農活,掰棒子、種麥子、澆水施肥,這點活不算什么!” 邢威在一旁補充。
就這樣,他們忙到凌晨一點半,直到把所有箱子搬運到位。這幾天下來,他倆的手都磨出了血泡和一層厚厚的繭子。
回到房間,看到窗外漆黑的夜里透出的光芒,想到仍然在寒夜堅守崗位的眾多醫護人員、志愿者,想到這座縣城的眾多守護者,邢威的心里有一股暖流涌動。他想起媽媽給他的電話:“兒子,你要在做好防護的前提下,繼續去做志愿服務,我們都為你加油打氣!”
“再苦再累,只要能換來五蓮的疫情消散、繁花盛開,我相信一切都值得。雖然我們回去還要繼續隔離,但我想春天總會到來,一切都會慢慢好起來?!彼f。
青春是什么?青春不是溫室里的花朵,而是在疾風驟雨中飛翔的海燕;青春不是享受安逸的日子,而是在人生“戰場”上披荊斬棘、勇往直前。
孟娜、尹艷艷、邢威、陳建同,正值青春年華。在疫情到來之時,在滯留酒店期間,他們“變身”志愿者,滿腔熱血、不懼挑戰、傾力付出,在奉獻中散發光和熱。微光閃爍,溫暖了他人,照耀了青春。
(日照報業全媒體記者 宋慶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