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 址:聯系地址聯系地址聯系地址
電 話:020-123456789
網址:www.dltonna.com
郵 箱:admin@aa.com
碧空如洗,環境革命群山披綠,蓮縣街巷干凈,門口村民滿臉笑意……在五蓮縣石場鄉馬家山莊村,環境革命如今的蓮縣鄉景完全顛覆了人們對“山村”二字的想象力。
誰曾料到,門口這個精致小山村的環境革命“前世”卻是另一番模樣:村道滿是草垛和垃圾堆,道路坑坑洼洼,蓮縣一到下雨天,門口路面十分泥濘,環境革命不少村民苦不堪言。蓮縣
2017年,門口結合美麗鄉村建設,環境革命村莊硬化了道路,蓮縣清理了村內的門口違章建筑、殘垣斷壁和亂石堆,村莊開始展露秀美模樣。
幾年間,治理措施接二連三,美麗鄉村持續加碼,山村顏值越來越高。垃圾、雜草、亂石等一一被趕走后,淳樸潔凈的鄉土氣息撲面而來。尤其是家家戶戶院墻前的薔薇花,每到盛花期,都會吸引各地游客前來觀賞打卡。
“現在都好了,不光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方方面面全變了。以前不講衛生的村民也都‘講究’了。”馬家山莊村黨支部書記王安收笑著說,“現在村民干著活都在笑!”
今年以來,五蓮縣把“全域無垃圾”專項治理作為美麗五蓮建設的抓手,以實現“全域無垃圾”為目標制定了十余項標準,從街巷、溝渠一直治理到垃圾桶、畜禽圈舍,掀起一場村民家門口的“環境革命”。
馬家山莊村的變化也是美麗五蓮建設的一個縮影。通過有效治理,全域環境與治理前相比有了明顯改觀。用許多村民的話說,“感覺生活一下子被‘擦亮了’。”
“最重要的是摸索出了一套完善的考核制度,考核結果直接與票子和位子掛鉤。” 五蓮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如對鄉村推行重獎重罰機制。縣財政統籌投入2000萬元用于全域無垃圾獎補,對每輪考核排名前兩名鄉鎮(街道)分別獎勵4萬元、2萬元,倒數后兩位的鄉鎮分別上繳2萬元、1萬元,縣財政等額配套,雙倍獎補靠前鄉鎮。
在考核“風向標”和“指揮棒”下,各鄉鎮的積極性和熱情被充分調動起來,主動抬高標桿、自我加壓,在制度創新和長效機制的建設上探索出了許多新思路、新經驗、新方法,問題一天比一天減少,差距一天比一天縮小。
以松柏鎮為例,實行領導干部包村,村兩委干部包網格、包街道巷道和黨員聯戶責任制,確保責任無縫隙、無死角、全覆蓋,并嚴格獎懲措施,堅持一月一通報排名,一月一兌現獎懲,充分調動積極性。
同樣,以潮河鎮為例,通過聘請第三方環衛保潔公司,大大提高了保潔效率和資金使用效率,找到了有效提升鄉鎮環境面貌的“金鑰匙”。
“從縣到鄉再到村,全域無垃圾制度體系、治理體系、監督考核體系相互關聯,自上而下形成了完整的閉環系統,確保了治理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五蓮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
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游客紛至沓來。許多游客到此第一句贊美往往不是“真美”,而是“真干凈”。有些村莊還以美麗鄉村為賣點,發展鄉村采摘游,經營起民宿、農家樂、茶館等,把美麗風景轉化為美麗經濟,農民搖身一變,吃上了“生態飯”。
在今年全市一、二季度人居環境考核中,五蓮縣均列“兩區兩縣”第一名。五蓮縣的成功實踐還被編入《山東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典型案例》,為省內廣大農村的環境治理提供了寶貴經驗。
(日照報業全媒體記者 盧昱東 通訊員 李 壘)